十四叠看雪韵致晋化

鹿门偕隐行幽径,世外云烟想清兴。
仰首何日见清光,聒耳群鸦独愁听。
从来恶紫为乱真,好古常思禹鼎陈。
干将跃冶情须慎,好作山中木石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

首句“鹿门偕隐行幽径”描绘了一幅与伴侣一同隐居在鹿门山的画面,走在幽静的小路上,远离尘嚣。这里的“鹿门”象征着隐逸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世外云烟想清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居的意境,世外的云烟让人联想到超脱世俗的清雅兴致。作者在这里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仰首何日见清光,聒耳群鸦独愁听”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不满。作者仰望天空,期盼能看到清澈的光,但耳边却充斥着嘈杂的乌鸦叫声,象征着现实中的纷扰和烦恼。这种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从来恶紫为乱真,好古常思禹鼎陈”表达了作者对虚伪和混乱的厌恶,以及对古代圣贤和传统文化的怀念。作者认为,紫色(象征虚伪)会扰乱真实,而古代的禹鼎则代表了秩序和真理。这里体现了作者对正义和秩序的追求。

“干将跃冶情须慎,好作山中木石人”则是对隐居生活的进一步阐释。干将是古代名剑,跃冶象征着激情和冲动,作者提醒自己要谨慎对待这种情绪,宁愿像山中的木石一样,保持朴素和宁静。这反映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复杂世界的疏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真实和秩序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超脱的愿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