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戍妇陈闻雁有感(四首)

江南江北荻花生,妾处君边第一声。
何似春风湖上宅,银筝玉柱白头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戍边妇女的思乡之情,以及她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江南江北荻花生”描绘了江南和江北两岸荻花盛开的景象,暗示了秋天的到来,也象征了时间的流逝。而“妾处君边第一声”则表达了这位妇女在边塞听到雁鸣时,心中涌起的对远方亲人的第一声呼唤,充满了孤独和期盼。

接下来,“何似春风湖上宅”通过对比,展现了这位妇女对家乡美好生活的怀念。春风拂面的湖边宅院,与边塞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银筝玉柱白头情”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这位妇女对亲人的深情厚意,即使岁月流逝,白发苍苍,她对亲人的感情依然如银筝玉柱般坚固不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戍边妇女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她在边塞孤独生活中的坚韧与深情。

王逢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