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钱谦益的作品,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朝廷腐败、边防松弛的忧虑。
首联“承平久不念苞萧,拥护神京仗度辽”意思是:国家太平太久,朝廷早已忘记要警惕外患,保卫京城的安全竟然依赖遥远的辽东驻军(暗指边防力量薄弱)。
颔联“反复台端猫溷鼠,养成夷孽胫如腰”讽刺朝廷官员腐败无能,像猫和老鼠混在一起(比喻官员和奸佞同流合污),导致外敌势力逐渐壮大,原本弱小的敌人如今变得强大(“胫如腰”比喻敌人从腿一样细弱变成腰一样粗壮)。
颈联“天街岂畏旄头逼,阁道奚堪卷舌骄”进一步批评朝廷的麻木不仁:京城里的权贵们根本不畏惧外敌逼近(“旄头”象征胡人入侵),而那些在朝堂上阿谀奉承的官员(“卷舌”指巧言令色的人)却嚣张跋扈。
尾联“卅载沉沉仙仗隔,何年前席坐通宵”感叹皇帝长期不理朝政(“仙仗”代指皇帝仪仗),与大臣疏远,不知何时才能像古代贤君那样,和大臣彻夜讨论国家大事(“前席”指汉文帝听贾谊献策时挪动坐席靠近他,表示重视)。
全诗通过对比古今,揭露了明朝后期政治腐败、边防废弛的危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