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谷

年来佛隐山居寂,日对髯翁石凹深。
已过翻涛鸣阵雨,忽来飞锡度跫音。
空中有色咸归相,窍里通神本即心。
解识定时无出入,不妨坐卧更沉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伴的修行者生活,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前两句写隐居环境:修行者多年隐居深山,日子清静,每天面对的只有山石间苍劲的老松("髯翁"指松树)。"石凹深"暗示山居环境的幽深古朴。

中间四句用两个动态画面展现禅意生活:先写暴雨过后松林如波涛翻涌的壮观,突然笔锋一转,描写僧人("飞锡"指云游僧人)踏着脚步声来访。这两个画面一动一静,形成强烈对比。接着用佛教哲理点题:世间万物看似真实("空中有色"),其实都是表象;而真正的智慧("通神")来自内心感悟。

最后两句是修行心得:当人达到"定时"(禅定状态)时,就无所谓出入世俗或隐居,可以自由自在地或坐或卧,静静思考。这体现了超然物外、随心自在的生活态度。

全诗妙在把深奥的佛理融入日常山居场景,松涛、雨声、脚步声这些具体意象,都成为悟道的契机。语言看似平淡,却蕴含着"万物静观皆自得"的智慧,让读者感受到隐居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然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