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诗为玉殿赋
石立中庭形坎坷,肤寸渐生云一朵。
如车如盖白纷纷,六曲屏前长伴我。
清风吹动最宜玩,赤日遮来亦堪坐。
轻连香篆作悠扬,半倚竹枝随婀娜。
红尘迥□市廛路,炼药窗扉籍封锁。
有时变化为甘霖,泽及苗禾又花果。
从龙无意远飞去,隐豹有心宁不可。
仙衣欲制劳剪裁,熨贴须教到平妥。
休笼月殿致生嫌,自扫星坛宁敢惰。
夜深要礼玉宸君,氤氲气接沉檀火。
如车如盖白纷纷,六曲屏前长伴我。
清风吹动最宜玩,赤日遮来亦堪坐。
轻连香篆作悠扬,半倚竹枝随婀娜。
红尘迥□市廛路,炼药窗扉籍封锁。
有时变化为甘霖,泽及苗禾又花果。
从龙无意远飞去,隐豹有心宁不可。
仙衣欲制劳剪裁,熨贴须教到平妥。
休笼月殿致生嫌,自扫星坛宁敢惰。
夜深要礼玉宸君,氤氲气接沉檀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朵生长在庭院石缝中的孤云,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云的变幻之美和诗人与云相伴的闲适心境。全诗可分为四个层次:
1. 孤云的诞生与形态(前四句)
庭院石头缝里冒出一朵小云,像车盖一样洁白轻盈,在屏风前陪伴诗人。这里用"肤寸"形容云初生时的细小,用"白纷纷"表现云的蓬松质感,画面感很强。
2. 云的动态之美(中间六句)
清风吹动时云朵舒展,烈日下投下阴凉;它时而与熏香缭绕,时而倚着竹枝摇曳。诗人特意描写云与生活环境的互动:遮阳、伴香、倚竹,把普通的云写得充满灵性。
3. 云的功用与志向(随后四句)
这朵云不仅能化作雨水滋润庄稼,还甘愿隐居在诗人窗前("隐豹"典故表现隐居之志)。"从龙"句说云虽有能力飞黄腾达(跟随龙飞升),却选择留下,体现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4. 云的修行境界(最后四句)
诗人把云比作正在修行的仙人:精心裁剪仙衣(比喻云的形态)、认真打扫星坛(云气缭绕的祭坛)。末尾点题"礼玉宸君",云气与香火交融,营造出空灵神秘的意境。
全诗妙处在于:
- 把普通景物写出人格魅力,云成为诗人的知己
- 明写云,暗写人,通过云的"隐逸"表达诗人生活态度
- 动静结合,从云的形态到功用再到精神境界,层层递进
- "炼药窗扉""星坛"等道教意象的运用,给诗歌增添仙气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孤云的细腻刻画,自然流露出远离尘嚣、恬淡自适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