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客谈南中事

游魂尚未脱黄巾,千里江流映碧磷。
淮蔡何人方李愬,浔阳犹自阻卢循。
萧条林木巢春燕,咫尺清波悯涸鳞。
八载宵衣劳圣主,徒闻送喜万方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民生凋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统治者无能的讽刺。

前两句用"游魂""黄巾"等意象,生动展现了战乱中百姓如孤魂野鬼般的惨状,千里江面倒映着磷火(鬼火),暗示死亡无处不在。三四句借用历史名将李愬、卢循的典故,暗指当今缺乏能平定叛乱的良将,战事持续胶着。

五六句通过对比手法:萧条树林里燕子尚能筑巢,而近在咫尺的清波中鱼儿却因缺水濒死,凸显百姓比动物更艰难的生存处境。最后两句直接讽刺——皇帝八年勤政("宵衣"指天没亮就起床办公),却只听到各地虚报的捷报,实际民生毫无改善。

全诗妙在三个特点:1.用鬼火、涸鱼等画面感极强的意象让人直观感受苦难;2.历史典故的运用让批判更含蓄有力;3.结尾的讽刺看似平淡,却像一记重锤,揭露了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相。这种将深沉悲痛化作冷静批判的写法,比直接哭诉更有震撼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