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晚眺

茫茫沙碛古幽州,日落乌啼满戍楼。
万雉倒垂青海日,双龙高映白榆秋。
虎符千里无传箭,鱼钥重关有捍□。
自古外宁多内治,衣袽应轸庙堂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海关的壮阔边塞风光,同时抒发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刻思考。

前四句是视觉大片:茫茫沙漠中矗立着古老的幽州城,夕阳下乌鸦在戍楼边啼叫。城墙的影子倒映在青海湖般的日光中,两座高耸的城楼(双龙)与秋夜的白榆星(即北斗星)相互辉映。这里用"万雉"(城墙)、"青海日"(如海的日光)等夸张比喻,把边关的雄浑苍凉写得气势磅礴。

后四句转向议论:虽然现在边境安稳(虎符不传箭,指无战事),重兵把守的关隘(鱼钥指城门锁)依然需要防御。最后点明主旨——历史证明,外部安宁时更要注意内部治理,朝廷(庙堂)要像爱惜衣服一样警惕国家隐患。"衣袽"用典(《周易》"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如备衣袽"),提醒防微杜渐。

全诗妙在把边塞风光与治国智慧自然融合:落日戍楼的画面暗含警醒,雄浑的景物描写为深刻议论铺垫,最终落在"居安思危"这个永恒主题上。诗人站在山海关这个军事要地,看到的不仅是地理屏障,更是治国屏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