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私斗(癸丑(民国二年、一九一三))
半生不为利,今日岂为名?
乡邻有斗者,不俟驾而行。
当头戴烈日,挥汗事长征。
来是为何事,为人平不平。
讵识愚民愚,意气尚竞争。
各挟其炮火,霹雳苦相轰。
不知官法重,其视人命轻。
东村因斗死,西村死相仍。
纷纷请相验,斗杀叠案成。
死斗无日息,无已调大兵。
军队一到乡,炮火寂无声。
东村父老遁,西村鸡犬惊。
军曰『备糗粮』,糗粮美且精。
军曰『备宿舍』,宿舍敞而明。
军言『不如意』,叱咤莫敢撄。
任意肆搜抉,箧倒而囊倾。
怜彼乡父老,畏之缩如鼪!
推原此祸始,出自愚父兄。
盛气分强弱,武力较输嬴。
一村为戎首,邻社俱联盟。
如秦与六国,合纵而连衡。
集乡弱之财,什一计取盈。
如或毙敌人,出资众社擎。
倘如被敌毙,死者徒牺牲!
虽有续命财,强者相吞并。
以此愚父老,利用斗为生!
乡邻有斗者,不俟驾而行。
当头戴烈日,挥汗事长征。
来是为何事,为人平不平。
讵识愚民愚,意气尚竞争。
各挟其炮火,霹雳苦相轰。
不知官法重,其视人命轻。
东村因斗死,西村死相仍。
纷纷请相验,斗杀叠案成。
死斗无日息,无已调大兵。
军队一到乡,炮火寂无声。
东村父老遁,西村鸡犬惊。
军曰『备糗粮』,糗粮美且精。
军曰『备宿舍』,宿舍敞而明。
军言『不如意』,叱咤莫敢撄。
任意肆搜抉,箧倒而囊倾。
怜彼乡父老,畏之缩如鼪!
推原此祸始,出自愚父兄。
盛气分强弱,武力较输嬴。
一村为戎首,邻社俱联盟。
如秦与六国,合纵而连衡。
集乡弱之财,什一计取盈。
如或毙敌人,出资众社擎。
倘如被敌毙,死者徒牺牲!
虽有续命财,强者相吞并。
以此愚父老,利用斗为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民国初年乡村间频繁发生的械斗乱象,以及官府派兵镇压后反而加重百姓苦难的社会现实。全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老百姓为争口气互相残杀,最终只会让当兵的捡便宜。
开头诗人先撇清自己——我这辈子不爱钱,今天也不是图名声,纯粹是看不惯乡亲们打架才去劝和。他顶着大太阳跑去调解,结果发现两边都杀红了眼,土炮对轰根本不顾人命。东村刚死了人,西村马上又添新坟,官府来验尸的记录堆成山。
最讽刺的是军队来"平乱"的部分:当兵的吼一嗓子,打架的立马熄火。但军队转头就开始搜刮百姓——要粮要得比地主收租还狠,要住房子专挑最好的。谁敢反抗?军爷一瞪眼全变缩头乌龟。
诗人最后点破这场闹剧的根源:村里有头脸的人带头逞凶斗狠,把全乡绑上战车。他们搞出个荒唐规则——各户凑钱当"战争经费",打死人全村摊赔偿,自己人死了白死。更可恨的是,这些钱最后都被乡霸私吞了。
全诗像部纪实电影:先是械斗的血腥特写,接着是军队趁火打劫的长镜头,最后揭穿乡绅们发"人命财"的黑幕。老百姓在暴力循环里被剥三层皮——先被同乡忽悠去拼命,再被官兵敲诈勒索,最后发现所谓的"乡勇精神"不过是恶霸们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