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昌言官舍十题·萱草

叶濯宿露翠,花迎朝日黄。
昔谁封殖此,俨列侍高堂。
达士隐於吏,孰为行与藏。
逍遥玩永日,自无忧可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萱草图景,并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淡泊自在的人生态度。

前四句写景:萱草叶子上沾着隔夜的露珠,显得格外青翠;花朵迎着朝阳绽放出鲜亮的黄色。不知是谁当初种下这些萱草,如今它们整齐地排列在高堂前。这里用"宿露""朝日"形成时间呼应,突出萱草生机勃勃的状态。

后四句抒情:诗人认为真正的通达之士往往隐于官场,不必刻意区分出仕与隐居。只要像观赏萱草这样逍遥自在地度过漫长时日,自然就没有需要忘记的忧愁。这里"玩永日"的"玩"字用得巧妙,把赏花这件小事提升到人生境界的高度。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萱草"忘忧草"的传统寓意翻出新意——不是刻意去忘记忧愁,而是通过培养闲适心境,让忧愁自然消失。这种生活智慧既接地气又充满哲理,就像诗中的萱草一样,用最朴素的姿态展现生命的从容。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