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二苏墓下作

江原表华阳,参虚毓灵秀。两苏眉州来,释蹻及嘉祐。

文驰晁董前,学缀孟荀后。鸿才负王霸,正气弥宇宙。

休明阻持钧,谗忌已掩袖。投荒岁自深,小颖志欲就。

平生挟螭龙,竟尔伴猿狖。鸣皋鹤颇升,下坂骏复骤。

流寓二十年,终古峨眉岫。垄烟结荒榛,山吹飞泉溜。

脆促谁千龄,颉颃独三寿。悲凉卜马陵,诔歌托弦奏。

荐芰更何心,奠刍岂能侑。汝□□沄沄,嵩高白云覆万里,凭轼人松醪泻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士禛为纪念宋代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合称"三苏")而作。全诗通过描绘峨眉山的壮丽景色,追忆三苏的才华与坎坷命运,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与惋惜。

诗歌开篇先写峨眉山所在的四川地区(华阳)山水灵秀,孕育出了苏洵父子这样的文豪。接着赞美三苏的文采超越汉代晁错、董仲舒等名家,学问堪比孟子、荀子这样的儒学大师。他们本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却因朝廷党争被贬谪荒远之地,最终在峨眉山一带度过余生。

诗中用"鸿才负王霸"形容三苏的治国才能,用"伴猿狖"比喻他们被贬后的凄凉处境。"鸣皋鹤"和"下坂骏"的对比,暗示他们本可如鹤翔九天、骏马奔驰,却最终壮志难酬。

结尾部分描写峨眉山的云雾缭绕、清泉飞瀑,暗喻三苏的精神长存。诗人以祭奠的仪式感,表达对先贤的追思之情。最后"嵩高白云覆万里"的壮阔景象,象征着三苏的文学成就如同高山白云般永恒不朽。

全诗将山水景色与历史追忆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峨眉山的雄奇,又传达了对三苏坎坷命运的感慨,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

猜你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