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兴

刻漏初催乙夜筹,风声渐息雨声稠。
梦回行帐牵吟兴,想到公田喜泽流。
不必绿蕉听淅淅,却因黄幄思悠悠。
金吾漫苦征衫湿,多少三农卜有秋。

现代解析

这首《夜雨寄兴》描绘了一个夜晚雨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对农事的关切。

首先,诗中提到了“刻漏初催乙夜筹”,这意味着时间已经到了深夜,漏刻(古代计时工具)提醒着人们夜已深。接着,“风声渐息雨声稠”描绘了外面风声渐渐停歇,雨声却越来越密集,给人一种宁静中带着湿润的感觉。

接下来,“梦回行帐牵吟兴”表达了作者在梦中醒来,思绪被雨声牵引,激发了写诗的灵感。“想到公田喜泽流”则表明作者想到了农田,雨水滋润着土地,心中感到欣喜。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农事的关心,因为雨水对庄稼生长至关重要。

“不必绿蕉听淅淅”意思是说,不必特意去听雨水打在蕉叶上的声音,因为雨声已经足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而“却因黄幄思悠悠”则写出了作者在帐篷中感受到的悠远思绪,或许是在思考人生、自然,或是其他深邃的话题。

最后两句“金吾漫苦征衫湿,多少三农卜有秋”提到了“金吾”(指守卫)在雨中执勤,衣衫被雨水打湿,但作者更关心的是广大农民,他们期盼着秋天的丰收。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普通劳动者的同情和对农业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雨夜中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对农民生活的关切,以及对丰收的期盼。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朴实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