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杂诗一百八章 其一百四

绕途避行潦,遂赴三沟村。
空邮少人过,野麦遮其门。
山花寂红紫,颠倒阶前盆。
怜伊好颜色,匿之向幽昏。
倘言置金谷,桃李皆恒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僻荒凉的小村庄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乡村的孤寂与美丽。

前四句写行程:诗人为了避开积水绕路,偶然来到三沟村。这里邮站空荡少人经过,野生的麦子长得比门还高。用"野麦遮门"这个生动画面,直接表现出村庄人烟稀少的荒凉感。

中间四句聚焦细节:山间的花朵静静开着红紫色,被人随意种在歪倒的台阶花盆里。诗人特别怜惜这些无人欣赏的美丽花朵,说它们被"藏"在了幽暗角落。这里用花朵象征被埋没的美好事物。

最后两句突发奇想:诗人开玩笑说,要是把这些花放在富豪的金谷园(古代著名园林),普通的桃李花都会显得平庸。通过对比,既突出了山花的独特之美,也暗含对世俗审美标准的调侃。

全诗妙在:
1. 用绕路偶遇的日常小事,写出人生感悟
2. "野麦遮门""歪倒花盆"等画面感极强的细节
3. 最后两句的对比手法,让普通山花秒杀名园花卉,产生意外效果
4. 语言朴实但意境悠远,荒凉中见生机,孤寂处显珍贵

本质上是在说:真正的美往往藏在不起眼的角落,需要用心发现。那些被世俗忽视的事物,可能比追捧的"名贵"更有价值。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