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朋友的书斋赏榴花、饮酒的闲适场景,充满生活情趣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诗人常来朋友的书斋,每次相见都感觉更亲近。"红深花妒日"用拟人手法,说红艳的榴花让太阳都嫉妒,突出花色之浓烈;"碧澹叶含秋"则写绿叶带着初秋的凉意,一红一绿形成鲜明对比。
五六句写诗人已经醉眼朦胧,却仍兴致勃勃登楼赏花。"涂林树"指石榴树,"风木楼"是书斋的雅称,用朋友居所的环境代指朋友本人,显得亲切。
最后两句最妙:诗人倚着斜伸的花枝直到傍晚,将这份喜悦尽收眼底。一个"斜倚"的动作,把微醺的惬意和赏花的专注都写活了,"喜色"既是花的美好,也是心情的愉悦。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Vlog:镜头从拜访朋友开始,特写红榴碧叶,记录醉酒登楼的憨态,最后定格在人与花相依的温馨画面。没有大道理,就是简单记录生活中"小确幸"的时刻,但那种朋友相伴、赏花饮酒的快乐,隔着千年都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