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青霞冼子潘子读书台有感

青霞洞里读书台,台外风光为尔开。山月于今几圆缺,两贤何事未归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站在青霞洞里的读书台上,怀念两位曾经在这里读书的贤人(潘子和冼子)的情景。

前两句"青霞洞里读书台,台外风光为尔开"是说:青霞洞里有个读书台,台外的美丽风景好像专门为你们(两位贤人)而展现。这里用拟人手法,把自然风光写得很有感情,仿佛在等待两位读书人回来欣赏。

后两句"山月于今几圆缺,两贤何事未归来"意思是:山间的月亮已经圆了又缺很多次了(表示时间过去很久),但两位贤人为什么还没回来呢?这里用月亮的圆缺变化来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了对故人久别未归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简单的景物(读书台、山月)勾起对故人的回忆
2. 把自然景物写得充满人情味,好像山水也在等待故人
3. 通过"月亮圆缺"这个常见现象,含蓄地表达时光飞逝的感慨
4. 最后一句的疑问特别打动人心,让读者也能感受到作者那种期盼故人归来的心情

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让普通的景物都带上了思念的温度,既容易理解又余味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