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村迟尹孝廉船不至

秋水何清驶,潮生八月中。
江樯全卧雨,石浪不因风。
之子空相待,心期孰与同。
暮天遥极目,杳杳没南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江边等待友人的场景,充满了怅惘和孤独感。

前四句写景:秋天的江水清澈湍急,八月中旬正是潮水上涨的时候。江边的船桅杆都横卧在雨中,江中石头激起的浪花也不是因为风吹而起。这些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空旷的氛围,暗示着等待的漫长和无聊。

后四句抒情:诗人等待的友人迟迟未到,只能空自等待。他心中期盼着能与友人相聚,却不知有谁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傍晚时分极目远望,只见南飞的大雁渐渐消失在远方。这里用"南鸿"象征离别的友人,表达了对友人迟迟不来的失望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秋江、潮水、卧船、石浪等意象,烘托出等待时的孤寂心情。语言简洁自然,情感真挚,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等待友人时的焦急和失落。诗中"空相待"、"杳杳没"等词语,尤其能引发人们对生活中类似等待经历的共鸣。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