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繁花盛开的热闹景象,核心是表达对平凡生命力的赞美。
前两句用"红紫事鼎盛"直接点出百花争艳的场面,"嫣然媚日风"则用拟人手法写花朵在阳光下随风摇曳的娇媚姿态,像少女在撒娇。
中间两句通过嗅觉写花香的浓郁——香气像袅袅炊烟一样绵延不绝,又像烘烤衣服的热气般扑面而来。"郁若篝衣烘"这个比喻特别生活化,让读者能立刻联想到那种温暖浓郁的香气。
最后两句是诗眼:诗人呼吁不要给花朵分高低贵贱("别高下"),因为无论是牡丹还是野花,同样享受着春天的恩惠("一种春阳回")。这里暗含深意——生命本无差别,平凡的花朵和名贵花卉一样值得欣赏。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烧烤衣服的热气比喻花香,新奇又接地气
2. 结尾突然拔高立意,从写景转为表达平等观念
3. 语言明快,像在和朋友聊天时感叹"看这些花多好啊,何必非要比个高低"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