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感应大士赞

海山崭绝,海涛舂撞。
海风披拂,海云飘扬。
仰慧日之破暗兮谁其迷照,观普门之不钥兮去不至方。
感应道交,叵测叵量。
越国投诚,菩提影现。
我作是说,增金以黄。

现代解析

这首《越王感应大士赞》用大海的壮阔景象比喻佛教智慧的深远力量,语言充满画面感和节奏感。

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般展现大海的震撼场景:陡峭的山崖、汹涌的浪涛、呼啸的海风、流动的云朵。这些自然力量其实都在暗喻佛法——像山一样坚定,像浪一样有力,像风一样无处不在,像云一样自由无拘。

中间部分用两个比喻说佛法智慧:像太阳驱散黑暗般照亮迷茫,像永远敞开的大门般接纳所有人。这里强调佛法的特点是"不需要钥匙"——对所有人开放,而且指引人走向正道("不至方"指不会迷失方向)。

后六句点明主题:越王诚心求佛时,菩提(觉悟)就自然显现。最后两句像是作者的自白:我写这些文字,就像给金子再镀一层金——意思是佛法本身已经很珍贵,我的赞美只是锦上添花。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把抽象的佛法道理,用具体可感的海天景象表现出来,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又能体会到佛法的博大包容。那种"诚心感应"就能获得智慧的观点,也给人温暖和希望。

释大观

释大观,字物初,号慈云,俗姓陆,鄞县横溪(今浙江宁波)人。参北涧居简于净慈寺,悟旨,典文翰,声称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临安府法相禅院,历住安吉州显慈禅寺、绍兴府象田兴教禅院、庆元府智门禅寺、大慈名山教忠报国禅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编《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净慈寺志》卷一○《法嗣》。释大观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