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胡仲厚先生画

楼阁重重最上头,石桥有路接蓬洲。
多才欲着兴公赋,适意须招太傅游。
棘屋半藏岩日晓,松关深锁涧云秋。
郭熙自得忘言趣,挂壁争看醉墨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赞美了画家胡仲厚的艺术造诣。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开篇四句用"楼阁""石桥"等意象勾勒出一幅仙境般的画面:最高处的楼阁巍峨耸立,石桥像一条通往仙境的通道。诗人说这样绝妙的景色,让人想请古代文豪(兴公)来写赋赞美,也适合邀请名士(太傅)来游玩——实际是在夸赞画作精妙得如同真实仙境。

中间两句"棘屋半藏""松关深锁"用细腻的笔触描写画中细节:荆棘丛中的小屋半隐半现,松树掩映的山门紧闭,山涧的云雾带着秋意。这些描写既展现了画作的层次感,又营造出幽深静谧的意境。

最后两句直接称赞画家郭熙(这里可能是借指胡仲厚)的技艺:他的画作自带令人沉醉的韵味,那些挂在墙上的墨宝,笔墨酣畅得仿佛要流淌下来。"忘言趣""醉墨流"这两个比喻特别生动,既说明画作妙不可言,又展现出笔墨的洒脱气韵。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既生动再现了画中美景,又巧妙赞誉了画家的艺术境界。最精彩的是结尾的比喻,把静止的画作形容得气韵流动,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那些活灵活现的墨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