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

空闻强敌说和平,让地安能息战争。
东省江山思父帅,北营炮火葬官兵。
爱才若肯容邻葛,谋国何劳问虎城。
从此辽河是瀛海,南荒归梦阻平津。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张学良为主角,通过历史事件展现了他的困境与无奈。

前两句讲的是张学良面对日军侵略时进退两难的处境。当时日军打着"和平"的幌子要侵占东北,张学良知道就算让出土地也阻止不了战争。这里用"空闻"二字,讽刺了日军所谓和平的虚假性。

中间四句回忆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对比了父子两代人的不同命运。张学良思念父亲当年统治东北的时光,而如今自己的军队却在战场上伤亡惨重。"北营炮火葬官兵"这句特别沉重,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烈景象。

接下来两句提到两个关键人物:"邻葛"指蒋介石(字中正,谐音"邻葛"),"虎城"指杨虎城。诗人认为如果蒋介石能真正重用人才,就不需要张学良去征求杨虎城的意见了,暗示当时国民党内部的不和。

最后两句写张学良失去东北后的处境。辽河变成了遥远的"瀛海"(指日本),而他自己被软禁在南方,连做梦都回不了北平天津。这里的"南荒"与"平津"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张学良的失落与无奈。

整首诗用平实的语言,通过具体的历史细节和人物,展现了张学良在民族危亡时刻的艰难抉择和悲剧命运。没有用太多华丽的修辞,但每个字都沉甸甸的,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