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偶见
春将归去,为相如四壁,临邛无伴。
特送好花楼上影,斜卷押帘银蒜。
眉语呼郎,弓靴倚婢,蛱蝶谁拘管。
横波迎笑,又穿紫陌西畔。
此际依约窥臣,催成新句,写当年团扇。
风动湘裙,最苦是、香气教人惊颤。
粉帛频施,湖光作镜,著意回娇面。
重逢何处,愿随轻絮吹遍。
特送好花楼上影,斜卷押帘银蒜。
眉语呼郎,弓靴倚婢,蛱蝶谁拘管。
横波迎笑,又穿紫陌西畔。
此际依约窥臣,催成新句,写当年团扇。
风动湘裙,最苦是、香气教人惊颤。
粉帛频施,湖光作镜,著意回娇面。
重逢何处,愿随轻絮吹遍。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将尽时,男子偶遇心仪女子的浪漫场景,充满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感。
上片(前八句)以春天即将结束为背景,引出一个孤独才子("相如"指司马相如,这里代指男子)在临邛无伴的寂寞。这时突然出现一位女子,她送来鲜花,身影映在楼上,银蒜(帘钩)斜挂,帘幕轻卷。女子用眉目传情,穿着弓靴倚着婢女,像蝴蝶般自由不羁。她眼波含笑穿过小路向西边走去,整个画面灵动鲜活。
下片(后八句)写女子似有似无地偷看男子,激发他写下新诗。风吹动她的湘裙,最动人的是她身上香气令人心颤。男子想象为她梳妆打扮,用湖水当镜子,精心修饰容颜。最后以"愿随轻絮吹遍"作结,表达希望能像柳絮一样随风追随她的浪漫愿望。
全词亮点在于:
1. 用"蛱蝶"比喻女子自由活泼的性格
2. "横波迎笑"生动刻画女子含情脉脉的眼神
3. "香气教人惊颤"巧妙写出心动瞬间的感官体验
4. 结尾的"轻絮"意象既符合春日场景,又暗喻追随爱情的决心
这首词把春日邂逅的怦然心动写得既含蓄又热烈,通过鲜花、香气、眼波等细节,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这场美丽的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