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雨夜思念远方朋友的孤独心情。
第一句"带雨征鸿过晚天"描绘了一幅画面:雨中飞过的大雁,天色已晚。大雁常用来象征远行的人,这里暗示朋友远在他乡。
第二句"怀人中酒夜无眠"直接点明主题:因为想念朋友,借酒消愁,整夜睡不着。这种借酒消愁却更愁的感觉很真实。
后两句用了典故但意思很明白:诗人想到朋友所在的地方(用"小山丛桂"代指),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很想写篇文章召唤朋友回来("招隐篇"是古代召唤隐士出山的文章)。这里透露出对朋友的牵挂,以及希望朋友回来的心情。
整首诗用简单的意象(雨、大雁、酒、夜晚)和典故,把思念朋友时那种孤独、担忧、期盼的复杂心情都表达出来了。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喝酒想朋友的画面,特别能引起共鸣。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