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眺望长江的壮阔景象,同时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开篇用"天地寥寥"营造出空旷寂寥的氛围,诗人远游至此,看到黄鹤楼与奔涌的长江相连。涛声轰鸣仿佛能传三千里远,云气蒸腾似乎连接着远方的大片疆域。这里用夸张手法(三千里、十五州)突出景色的壮美。
后四句转入抒情:诗人看到云霞中仿佛有仙人乘鹤远去,江面上船只与鸥鸟相伴,这些画面让他联想到神话传说。最后发出感叹:这世间的山川城池哪能长久不变呢?就像当年祢衡在此作《鹦鹉赋》,如今连鹦鹉都难见,只剩秋草依然碧绿。这里用"鹦鹉"典故暗喻才华横溢却不容于世的文人,表达了对怀才不遇者的同情。
全诗特色在于将眼前实景(楼、江、船、鸥)与想象虚景(仙人、鹤)巧妙结合,通过空间上的辽阔(千里、州)和时间上的沧桑(陵谷变迁)对比,传递出人生短暂的惆怅。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把历史典故融入秋景,让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脆弱的人类文明形成强烈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