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菊人太史

蹀躞青骢下九垓,雕鞍香踏软红来。
筵张玳瑁调金鼎,笔架珊瑚咏玉台。
萱草岁寒凌雪健,杏花春暖向阳开。
于今《雅》《颂》承平日,眠底纵横见此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太史(古代史官)贺菊人的风采,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比喻展现了他的文采与气度。

前两句用骏马踏着香尘而来的画面,比喻贺菊人从高处(九垓指天边)来到人间,带着不凡的气质。"蹀躞"形容马步轻快,"软红"指代繁华尘世,整体营造出潇洒飘逸的形象。

中间四句用豪华宴席和珍贵文具(玳瑝宴席、珊瑚笔架)衬托他的文雅,再用"萱草抗寒"和"杏花迎春"两个自然意象,既点明时节(冬去春来),又暗喻他坚韧又充满生机的品格——像寒中萱草般顽强,又如向阳杏花般灿烂。

最后两句直接赞美:在太平盛世里,能见到这样纵横驰骋的才华实属难得。"眠底纵横"可能是"眼底纵横"的笔误,意为在他眼中能看到恣意挥洒的才情。全诗通过器物、自然景物层层烘托,最终落脚在对人才华的赞叹,表达了对这位文人的钦佩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