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罗机宜竟陵督捕六首 其一

飐飐旌旗出郭,轰轰雷电奔空。
一夜楚江风雨,千岩万壑流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军队出征场景,充满动感和力量感。

前两句"飐飐旌旗出郭,轰轰雷电奔空":
- 用"飐飐"形容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的样子
- "轰轰"模仿雷声轰鸣,暗示军队声势浩大
- 把军队比作雷电,突出其迅猛的气势

后两句"一夜楚江风雨,千岩万壑流通":
- 用整夜的暴风雨比喻激烈的战斗
- "千岩万壑流通"形容军队如洪水般势不可挡
- 暗示军队所向披靡,改变了整个地区的局势

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
1. 用雷电表现军队的威势
2. 用暴风雨暗示战斗的激烈
3. 用洪水展现军队的冲击力

短短四句就生动展现了军队出征的壮观场面,让读者仿佛听到战鼓雷动,看到旌旗招展,感受到战场上的磅礴气势。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战斗,而是通过自然现象的比喻,让读者自己想象战场的激烈程度。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