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① 其五

说与焚香知不知,最堪描画是烟时。
阳成罐口飞逃汞,太古坑中刷袅丝。
想见当初劳造化,亦如此物办恢奇。
道人不解供呼吸,閒看须臾变换嬉。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香烟燃烧时的奇妙景象,充满生活趣味和哲学思考。

前两句说"香烟燃烧时的样子最美,连香炉都看呆了",用拟人手法写出香烟袅袅上升的优美姿态。"阳成罐口飞逃汞"形容烟像水银一样从香炉口逃逸,"太古坑中刷袅丝"把烟比作远古洞穴中飘荡的蚕丝,这两个比喻既新奇又贴切。

中间两句赞叹大自然造物神奇,香烟这样的小东西也蕴含着天地造化的玄妙。最后两句写修道之人不抽烟,却能从中悟道——他们静静观察香烟瞬息万变的形态,就像在看一场自然的魔术表演。

全诗妙在把日常抽烟的场景写出禅意,通过烟雾的变幻让人思考生命短暂、万物无常的道理。诗人用"飞逃汞""刷袅丝"等鲜活的比喻,让抽象的哲理变得具体可感,既有趣味性又有哲理性,展现出古人从生活中发现美的智慧。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