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文人形象,表达了他对世俗的疏离和对清高生活的坚守。
首联"疏牖梅花傍角巾,羞将短鬓照江春":诗人透过稀疏的窗棂看到梅花,头上戴着隐士常戴的角巾。他不好意思用自己斑白的短发去映衬江边的春色,暗示自己年华老去,与明媚春光形成对比。
颔联"箨冠旧制山中服,芒屩初归岭外身":诗人戴着竹皮做的帽子,穿着山中的旧衣服,脚蹬草鞋,刚从岭南归来。这些朴素的衣着显示他安于清贫的隐居生活。
颈联"瘴海王正悲野老,草堂诗史寄骚人":在岭南瘴气弥漫之地,他为当地百姓的苦难而悲伤;回到草堂后,他把这些见闻和感慨都写入诗中。说明他虽然隐居,但依然心系百姓。
尾联"柴门车马休相过,燕雀风尘未可亲":诗人紧闭柴门,拒绝权贵的拜访。他把那些趋炎附势的人比作"燕雀",表明自己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
全诗通过隐居环境的描写和服饰的刻画,塑造了一个清高自守的隐士形象。诗人虽然生活清苦,但坚守节操,不愿与世俗妥协。诗中既有对百姓的同情,也有对权贵的蔑视,展现了传统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