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思南塘道中 其一

高下田如百衲衣,人家初日启双扉。
草中尚有閒胡蝶,却恨芦花作雪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清晨的田园画卷,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高下田如百衲衣,人家初日启双扉"用比喻手法,把高低错落的农田比作僧人穿的补丁衣服,形象地展现了田野的层次感。清晨时分,农家陆续打开门扉,开始一天的劳作,画面宁静而温馨。

后两句"草中尚有閒胡蝶,却恨芦花作雪飞"笔锋一转,写草丛中悠闲飞舞的蝴蝶,与漫天飞舞的芦花形成对比。诗人用一个"恨"字,将芦花比作不合时宜的飞雪,暗示季节变换带来的淡淡愁绪。这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田野、农舍、蝴蝶、芦花等意象,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乡村晨景,在平淡中见真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