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香山寺图 其四

几时真作此山僧,石壁千龛古佛灯。
更拟雪中寻慧可,五峰仙骨秀崚嶒。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山林、追求佛法的向往。

开头"几时真作此山僧",直接道出心愿: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为这座山里的僧人呢?语气中带着渴望和无奈,说明现实与理想还有距离。

"石壁千龛古佛灯",描绘了山中景象:石壁上凿刻着无数佛龛,古老的佛灯长明。这一句既写实,又暗含禅意——佛灯象征智慧与指引,千龛则体现修行之地的悠久与神圣。

"更拟雪中寻慧可",作者进一步想象:自己要在风雪中去寻找慧可大师(禅宗二祖)。这里用"雪中"突出修行的艰辛,而"寻慧可"则表达了对高僧境界的仰慕。

最后"五峰仙骨秀崚嶒",以景作结:五座山峰巍峨挺拔,宛如仙人的风骨。既赞美了山势的灵秀,也暗喻修行者应有的超脱与坚毅。

全诗的精髓
1.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想出家却未能如愿,只能借诗寄情。
2. 修行者的精神追求——通过"佛灯""雪中寻师"等意象,展现对佛法的虔诚。
3. 自然与禅意的融合——山景的描写并非单纯写实,而是与修行心境相互映衬。

魅力所在
- 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比如"雪中寻慧可"五个字就包含了故事感和画面感。
- 结尾的"仙骨秀崚嶒"既写山,又写人,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清高孤傲的气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