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胥山(今苏州一带)的景色和人文历史,通过今昔对比传递出深沉的情感。
前两句写热闹的游船音乐震动山灵,但历史名人伍子胥没有纪念碑,只有陆羽(茶圣)的铭文留存。这里用对比手法,暗示历史记忆的缺失与留存。
中间四句通过寒食节(清明前)的悲伤氛围、春风中凋零的花柳、照不进深泉的月光、怪石上残留的剑痕等意象,营造出时光流逝、英雄寂寥的意境。特别是"重泉不照深杯月"这句,用月光照不到酒杯的细节,暗喻壮志未酬的遗憾。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有人在峰顶慷慨高歌,醉酒的游客争相聆听。这个画面既延续了前文的悲凉基调,又通过"醉中听歌"的洒脱姿态,给全诗带来一丝超脱的意味。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热闹中的孤独感"——画船萧鼓的热闹反衬历史遗忘的冷清,春风花柳的美好对照英雄寂寥的遗憾。诗人用细腻的景物描写,把对历史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悟,化作可感可知的画面,让读者在具体意象中体会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