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正月十八日书事 其二

诏狱纶扉去,惊传赤棒呼。
闻收大丞相,如缚一庸奴。
北寺通侯泣,西曹法吏趋。
却留吟句在,解叹月轮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政治风波,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权力更迭的残酷与荒诞。

前两句写高官突然被捕的场景:一位从皇宫办公地离开的大臣,突然被手持红色棍棒的衙役吓人地传唤。这里"赤棒"是古代衙役的刑具,暗示即将到来的暴力。

中间四句用强烈对比展现权力崩塌的戏剧性:曾经威风凛凛的宰相(大丞相),如今像捆个普通人(庸奴)一样被抓;贵族(通侯)在北寺监狱哭泣,司法官员(法吏)在西曹衙门匆忙奔走。通过"大丞相"与"庸奴"、"通侯泣"与"法吏趋"的对比,突出政治斗争的残酷无常。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当这些权贵倒台后,只有诗人留下的诗句还在,孤独地对着月亮发出叹息。这里"月轮孤"既是实景描写,也象征政治清洗后的凄凉氛围,暗示在权力游戏中,唯有艺术能超越时代的纷争。

全诗像一部微型历史剧,通过几个典型场景的切换,展现了古代官场"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的残酷现实。诗人用通俗的比喻(如缚庸奴)、鲜明的画面(赤棒、月轮)和巧妙的对比,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政治斗争的荒诞与无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