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五河县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水到五河东北流,河边人立看仙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河水向东北方向流淌,岸边有人驻足观看船只。这里的"仙舟"可能是对普通船只的美称,也可能是诗人眼中带有仙气的船只,为全诗增添了一丝超脱尘世的意境。
颔联"醒来纸笔有新作,乱后衣冠非旧游"透露出诗人的创作状态和时代背景。诗人醒来后有新作问世,暗示创作灵感充沛;"乱后"二字点明当时可能刚经历过战乱,社会风貌已与从前不同。
颈联"蜗角地争蛮触国,凤凰山是帝王州"运用了两个典故。"蜗角"比喻微不足道的利益之争,"凤凰山"则暗指祥瑞之地。诗人通过对比,讽刺了为小利争斗的可笑,同时赞美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底蕴。
尾联"从今四海无征战,野老能为击壤讴"是全诗主旨所在。诗人期盼天下太平,老百姓能像古时一样无忧无虑地唱着《击壤歌》,过着田园生活。"击壤"是古代一种游戏,这里象征着和平安宁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从眼前景物写到天下大势,最后落脚于对和平的向往。诗人没有使用艰深晦涩的词语,而是通过具体意象和典故,让读者感受到战乱后的社会变迁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特别是最后两句,用老百姓能自由歌唱这样简单的愿望,道出了最朴素也最珍贵的和平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