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儿辈游尼庵戏作

杂英满树春欲过,修竹参云万余个。
头陀云顶出迎宾,恐是当时刘铁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并通过幽默的笔触,表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写道“杂英满树春欲过”,意思是春天即将过去,树上开满了各种花朵,但已经接近尾声。这句诗通过“杂英满树”描绘了春天繁花盛开的景象,而“春欲过”则暗示了季节的变迁,春天即将结束,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修竹参云万余个”描绘了一片竹林,竹子高耸入云,数量众多。这句诗通过“修竹参云”表现了竹子的高大和茂密,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然后,诗的第三句“头陀云顶出迎宾”引入了一个有趣的情节:一个僧人从云顶(可能是山的高处)出来迎接客人。这里的“头陀”指的是僧人,而“云顶”则暗示了僧人所处的位置很高,可能是山顶或寺庙的高处。这句诗通过“出迎宾”表现了僧人的热情好客,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

最后一句“恐是当时刘铁磨”则带有一种幽默的色彩。这里的“刘铁磨”可能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或者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诗人用“恐是”来表达一种猜测,好像在说:这个僧人是不是当年的刘铁磨呢?这种猜测带有一种玩笑的性质,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轻松幽默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僧人迎接客人的场景,表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诗人用幽默的笔触,将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结合起来,给人一种既清新又活泼的感觉。诗中的幽默和轻松,让读者在欣赏春日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幽默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