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暑夜

中流有行舟,似亦得清致。
只恐乘舟人,未识月中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在桐庐江上泛舟的场景,但诗人真正想表达的是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前两句写实景:江心有一叶小舟缓缓前行,看起来也享受到了夏夜的清凉雅趣。这里"清致"既指自然环境的清凉,也暗指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

后两句突然转折:诗人担心船上的人虽然身在美景中,却未必真正懂得月夜的真谛。这里的"月中意"可以理解为:1)自然美景背后的深层韵味;2)人生中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3)与天地共鸣的玄妙体验。

全诗妙在通过"乘舟人"这个意象,巧妙揭示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很多人看似在享受美好事物,实际上只是浮于表面。就像现代人旅游时忙着拍照打卡,却忘了用心感受风景;或者追求物质享受,却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充实。

诗人用轻巧的笔触提醒我们:真正的享受不在于外在形式,而在于内心的领悟。这种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依然发人深省。

冯坦

冯坦,字伯田,一字然明,号秀石,普州安岳(今属四川)人。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榷江津夹漕务,龙湾酒库。晚年寓桐江。事见《桐江集》卷一《冯伯田诗集序》。今录诗十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