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羹湖之官开化郡丞

有客将为万里行,将行未行余心怦。
欲往送之雄山阴,滹沱一水空盈盈。
朝廷神武开南服,益州新郡滇南属。
蚕丛路辟百蛮归,长官尽化雕题俗。
吾子新为郡大夫,时平政简稀雈苻。
蛮旗如火迎且趋,行行勿复嗟崎岖。
人生足迹不万里,江汉吴越在庭□。
史迁才思冠古今,名山大泽纷眼底。
子渊曾撰碧鸡文,相如持节冉䮾君。
由来溪洞称奇绝,天半益州常火云。
况君落笔烟峦起,长歌奔放尤自喜。
九嶷黛色点苍山,画里诗中各奇傀。
况君雄辩复英多,骇心洞目如悬河。
一部滇南风俗通,为话缅甸与牂牁。
才堪盘错今无二,拊循尤能起凋敝。
雄关厮养杂穷黎,两载畿南称大治。
六诏风烟向化新,文身金齿旧逋臣。
韦皋特简西川使,轸此炎荒绝徼人。
老亲七十犹强饭,伯季承欢仲游宦。
显亲养亲各有人,何事牵衣增缱绻。
君归再拜还登车,王程努力母踌躇。
明年玺书下南诏,朝廷待尔承明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远赴云南开化郡(今云南文山一带)任职时,作者依依不舍又充满期许的复杂心情。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送别的不舍(开头部分)
诗人用"将行未行余心怦"这样直白的句子,说朋友还没出发自己就心跳加速,又提到想去雄山脚下送行却只能望着滹沱河水发呆,把现代人送朋友远行时那种坐立不安的感觉写得特别真实。

2. 对云南的浪漫想象
诗中把云南描绘成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蛮旗如火"写少数民族的旗帜像火焰般鲜明,"天半益州常火云"说那里天空总飘着红云。还提到历史名人司马相如、王褒(子渊)都曾到过西南,暗示朋友此行就像跟着古人的足迹去探险。

3. 对朋友能力的夸赞
用"落笔烟峦起"说朋友画画能画出缭绕山雾,"长歌奔放"夸他写诗豪放,还特别提到朋友口才好("雄辩如悬河")、治理能力强("两载畿南称大治"),就像现代人说"你口才好又能干,肯定能搞定"。

4. 用历史典故鼓励朋友
提到唐代韦皋治理西川的典故,暗示朝廷派能干的人(就像朋友)去边疆是传统。最后"明年玺书下南诏"是祝福朋友很快就能立功回京,类似现在说"等你凯旋归来"。

5. 化解离别的伤感
针对朋友要离开年迈父母("老亲七十"),诗人安慰说:你兄弟能照顾父母("伯季承欢"),你去建功立业也是光宗耀祖("显亲养亲各有人"),就像现在劝人"好男儿志在四方"。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送别场面写得像现代人拍短视频:有河水倒映的离别画面,有对异域风情的特效式描写,有"别怕困难"的励志台词,最后来个"加油别犹豫"的催泪结尾。通过历史典故和地理意象的层层铺垫,把一场普通送行升华成了充满家国情怀的人生仪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