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宫廷春日图景。
前两句"杏绿桃绯一片春,后庭花卉尽坤珍"用杏树的嫩绿和桃花的粉红构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出春天绚烂的视觉效果。"坤珍"一词暗示这些花草都是大地孕育的珍宝,突显了自然造物的神奇。
后两句"鞦韆峻架临芳径,须信韶光每岁新"将视线转向人工景物。高大的秋千架立在花径旁,形成动静结合的景致。最后一句点明主旨:要相信美好的春光每年都会如约而至,寄托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希望永存的乐观信念。
全诗通过鲜明的色彩、动静结合的构图,以及由景入情的表达方式,传递出对春天、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诗人用宫廷春景为载体,实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生命循环的深刻感悟,让读者感受到春天带来的希望与喜悦。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