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自嘲的方式,借黄鼠(黄鼠狼)的遭遇来隐喻人生处境,表达了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说黄鼠虽然没干坏事(没偷吃家禽),却背上了坏名声,就像生活中我们常被偏见误解一样。三四句用夸张手法说人类为了口腹之欲吃尽山珍海味(庖厨穷口腹),反而让自然界的小动物难以生存(天地窘生成),暗讽人类贪婪。
五六句最有趣:黄鼠在浅草丛里笨拙躲藏(遮人拙),肥硕的身体在烛光下油光发亮(深膏傍烛明),画面感很强,既写实又带调侃。最后两句突然转折:我(诗人)甘心吃咸菜度日(断齑),那些吃肉享福的事就让给达官贵人(干城指武将)吧。
全诗妙在把动物习性和人生哲理自然结合,用黄鼠的"冤屈"暗喻普通人遭遇的不公,用"肥鼠烛光"的滑稽画面冲淡牢骚,最后以自嘲收尾,显得洒脱。就像现代人开玩笑说"背锅侠""躺平"一样,用幽默化解无奈,反而透出智慧。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