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

英雄割据定三分,怅望漳南剩暮云。
一角河山输晋武,千秋心事托周文。
荒台故伎犹思主,治世能臣转惜君。
谁上西陵诵遗碣,可曾官署汉将军。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三国时期的铜雀台为背景,通过历史典故的运用,抒发了对英雄功业与历史变迁的感慨。

前两句写曹操当年三分天下的霸业已成往事,如今漳河以南只剩落日余晖。用"怅望"二字带出物是人非的苍凉感。

中间四句形成巧妙对比:曹操虽然打下基业,但最终江山被司马家(晋武帝)所得;他生前以周公自比,死后却只能把政治理想寄托在周文王这样的贤君身上。当年铜雀台上的歌伎还在思念旧主,而治世能臣们反倒开始怀念这位曾经的对手。

最后两句用反问收尾:如今谁还会去曹操墓前诵读碑文?可曾记得他当年也是汉朝的将军?这里暗含讽刺——曹操一生以汉臣自居,最终却成了篡汉的象征。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历史洪流中个人命运的无奈。作者没有简单评判曹操的功过,而是用"千秋心事""犹思主"等充满人情味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历史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这种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