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怀古(乙丑)

备荒潘氏井,赡族范公田。
长此沾遗泽,真能训后贤。
踉跄千冢鬼(指平冢),弥际六门烟。
次第妍花草,吴官尚眼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古城的历史沧桑与人文底蕴,通过几个典型意象传递出对先贤精神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前四句聚焦苏州历史上的善举:潘氏开凿水井解决百姓饮水问题,范仲淹设立义田资助族人。诗人赞叹这些善行如同永不干涸的泉水,至今仍在滋养后人,成为教化子孙的典范。这里用"沾遗泽"的比喻,形象展现了美德跨越时空的影响力。

后四句笔锋转向历史遗迹:荒草丛生的古墓群暗示着时间流逝,六座古城门笼罩在薄雾中,当年吴国宫殿的繁华仿佛还在眼前。诗人用"踉跄"形容鬼魂徘徊,赋予古墓动态感;"次第妍"描绘花草轮番绽放,暗示四季更迭中唯有历史记忆长存。

全诗通过"水井-义田"与"古墓-宫阙"的对比,形成温暖与苍凉的强烈反差。既歌颂了先贤精神的不朽,又感慨王朝兴衰的无常,最终落在"吴宫尚眼前"的幻视中,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这座古城千年的荣辱沉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