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表弟王制彝卿表甥陈鳌子鱼散步河曲鳌邀饮其室觉而赋之写似二子
三人连袂阊阖行,二少年弟一老兄(一为舅甥姑逐便言之要是寱语)。
莫言蒹葭倚高树,芳菲润映苍枝荣。
鱼也有酒旨且多,彝也起舞我也歌。
渭阳棠杕声相和,明日可如今日何。
莫言蒹葭倚高树,芳菲润映苍枝荣。
鱼也有酒旨且多,彝也起舞我也歌。
渭阳棠杕声相和,明日可如今日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有趣的梦境:作者和表弟王制(字彝卿)、表甥陈鳌(字子鱼)一起在河边散步,陈鳌邀请大家去他家喝酒。醒来后作者把这个梦写成诗送给两人。
全诗分三个层次:
1. 开篇用"三人连袂"生动展现亲密关系,特意说明三人关系(两小一老),还幽默备注说梦话不用太较真关系称呼。用"蒹葭倚高树"的比喻,表示虽然年龄有差距,但相处融洽如芳草与大树相互映衬。
2. 中间四句是梦境高潮:陈鳌备了好酒,王制高兴起舞,作者自己放声歌唱。用"渭阳棠杕"(典出《诗经》中描写舅甥情深的诗句)形容三人其乐融融的合唱,画面感极强。
3. 结尾突然回到现实,用"明日可如今日何"的疑问,流露出对梦中欢乐场景的留恋,也隐含着现实中难常聚的淡淡惆怅。
诗歌魅力在于:
- 用生活化场景(散步、喝酒、歌舞)展现亲人间的真挚情感
- 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手法,让温馨中带着一丝怅惘
- 语言通俗却善用典故(如蒹葭倚玉树、渭阳之思),在轻松中见文雅
- 自称"老兄"的幽默,备注"梦话别较真"的俏皮,使诗歌充满生活情趣
本质上这是首写给亲人的"友情纪念诗",通过记录一个欢乐的梦境,表达对亲情陪伴的珍视,以及"但愿好梦常留"的朴素愿望。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