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要知端的意,拄杖为敷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惬意的夏日场景,同时蕴含着禅意和人生哲理。

前两句"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用简单自然的笔触勾勒出夏日景象:温暖的南风轻轻吹来,高大的殿堂楼阁间泛起丝丝凉意。这里没有刻意雕琢的辞藻,却能让人立刻感受到夏日特有的舒适氛围。

后两句"要知端的意,拄杖为敷扬"转入哲理思考。诗人似乎在说:想要真正理解这其中的深意,不如拄着拐杖四处走走看看。这里的"拄杖"既是实指老人散步,也暗喻人生阅历;"敷扬"则暗示真理需要亲身实践才能领悟。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最平常的夏日风景,引发对生活真谛的思考
2. 将深刻的禅理融入日常细节,不说教却意味深长
3. 鼓励人们通过亲身体验而非空谈来感悟人生

诗人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个生活片段,启发读者自己去发现和体会。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独特韵味所在。

释师观

释师观(一一四三~一二一七),号月林,俗姓黄,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十四岁,入雪峰山投忠道者出家。年二十四,祝发受戒。谒證老衲于澧州光孝寺,扣可庵然、尤溪印于闽中,又从老衲移住饶州荐福寺。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住平江府蠡口圣因禅院。后历住平江府承天能仁寺、万寿报恩光孝寺、临安府崇孝显亲寺、开山湖州报因佑慈寺、平江府灵岩山崇报寺、临安府西湖澄翠庵、湖州乌回山密严寺。为南岳下十七世,大洪證禅师法嗣。嘉定十年卒,年七十五。有德秀编《月林师观禅师语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