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沙溪项公苔湖居士

一曲苔湖上,深居万竹间。
自寻三径乐,早得一身闲。
{氵虢}{氵虢}循除水,林林夹屋山。
伤心白云际,遗迹尚班班。

现代解析

这首《挽沙溪项公苔湖居士》是一首悼念逝者的诗,通过描绘逝者生前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哀伤。

诗的开头“一曲苔湖上,深居万竹间”描绘了逝者生前居住的环境:在苔湖边的一个幽静角落,四周环绕着茂密的竹林。这里用“一曲”形容湖的形态,给人一种宁静优美的感觉;“深居”则突出了隐居生活的与世隔绝。

“自寻三径乐,早得一身闲”写逝者主动选择隐居生活,在简朴的环境中找到了快乐,早早地摆脱了世俗的烦扰。“三径”用典,指代隐士的居所,暗示逝者高洁的品格。

“{氵虢}{氵虢}循除水,林林夹屋山”这两句继续描写环境:清澈的溪水沿着台阶流淌,茂密的山林环绕着房屋。叠字“{氵虢}{氵虢}”模拟水声,“林林”形容树木众多,这些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伤心白云际,遗迹尚班班”转折到哀悼之情:望着远方的白云,想到逝者已去,但他留下的生活痕迹依然清晰可见。“白云际”既写实景,又暗喻逝者已仙去;“班班”形容痕迹明显,表达物是人非的伤感。

全诗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展现了逝者清高淡泊的品格和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诗中隐居生活的宁静美好与诗人此刻的哀伤形成对比,更突出了失去的痛惜。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无常。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