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赵仓使二十一韵

昔分淮东天,河海幸潜济。
悠悠不知远,仅一衣带水。
今兹一道惠,列城洞明伟。
可望不可及,弱水三万里。
山林日深窅,踸踔坎井底。
勇闻誉盛德,半属天下士。
古调振骚雅,时样列骈俪。
苦语杂颂咏,恶石必先耆。
在御必骁腾,在治必精美。
谨于千虑失,讵忍一得弃。
谽呀浩如海,就下拓涯涘。
朝夕不知了,莫测方寸地。
老我不足为,把茅冷云际。
楼欠元龙卧,门寻子云倚。
小振伽梨肩,载整蒙茸刺。
高视藐豪放,细意问奇字。
倚门勿麾之,我欲见君子。
况夫君子乡,畴曩屡游止。
盖代品题手,声光动天地。
公乎皆隽髦,愿听星辰履。
大雅傥可作,郑卫赖一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谒赵仓使二十一韵》是一首表达对赵仓使(一位官员)敬仰之情的作品,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人生、仕途和理想的思考。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赵仓使的赞美,也有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1. 开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
诗的开头提到“昔分淮东天”,回忆过去与赵仓使相隔不远,仿佛只有“一衣带水”的距离。而如今赵仓使地位显赫,作者却感觉自己像“弱水三万里”一样遥不可及。这里用“弱水”(传说中的险恶河流)比喻仕途的艰难,表达了对赵仓使的仰慕和自己处境的无奈。

2. 对赵仓使的赞美
诗中称赞赵仓使的品德和能力,比如“勇闻誉盛德,半属天下士”,意思是他的美德广为流传,受到天下人的敬仰。还提到他的文采出众,“古调振骚雅,时样列骈俪”,既能写高雅的古体诗,也能驾驭流行的骈文,展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3. 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作者用“山林日深窅,踸踔坎井底”形容自己像困在深井中的青蛙,视野狭窄,无法施展抱负。“老我不足为”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自己年岁已高、无力作为的遗憾。

4. 渴望与赵仓使相见
诗中多次提到想见赵仓使,比如“倚门勿麾之,我欲见君子”,意思是希望赵仓使不要拒绝他,他真心想拜见这位贤人。最后几句“大雅傥可作,郑卫赖一洗”则表达了对赵仓使能振兴高雅文化的期待,希望他能改变当时浮华的风气。

5. 艺术手法
- 比喻生动:如“弱水三万里”比喻距离遥远、难以企及,“坎井底”比喻自己的局限。
- 对比鲜明: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赵仓使的辉煌与自己的落寞对比,增强了情感张力。
- 语言典雅:虽然用了不少典故,但整体流畅,读来朗朗上口。

总结:这首诗既是一首赞颂诗,也是一首自省诗。作者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赵仓使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诗中既有对理想人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味。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