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篇送李宫庶还朝
每岁将开并骑寻,一朵两朵争春早。
君行得意金马门,几赋梅花忆故园。
尺素时缄珠字字,长安花信满江村。
岁在丙辰君请沐,一封借睡罗浮足。
万树花神千首诗,玉女峰头影摇玉。
旋起簪毫螭陛前,百花不敢斗芳妍。
太液春风挹六出,其时小子执君鞭。
壬戌之春君校士,眼光收得探花使。
登龙巨浪拥天涛,一日门中五太史。
君念梅花奉剪桐,一归江海傲苍龙。
高谈未肯开稷下,时时课睡比隆中。
天子五云诏速起,一代董狐亦劳止。
如烟芳草送征轮,坐惜岭梅神黯尔。
临歧手献梅花卮,莫讶青青梅子时。
看君早办调羹手,帝曰为梅汝宰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写给朋友李宫庶的送别诗,以梅花为线索,讲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李宫庶的仕途经历。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梅花这一意象,展现了朋友间的惺惺相惜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一部分:回忆往昔,共赏梅花(开头到“长安花信满江村”)
诗人回忆过去和李宫庶一起赏梅的快乐时光。两人都爱梅花,约定一起住在梅花盛开的岛上。每年梅花开放时,他们一起骑马寻找最早绽放的那一两朵。后来李宫庶去了京城做官(“金马门”指朝廷),虽然身在繁华的长安,却依然思念故乡的梅花,经常写信给诗人,描述京城的花讯。
第二部分:李宫庶的仕途经历(“岁在丙辰君请沐”到“一日门中五太史”)
诗人用几个时间节点概括了李宫庶的仕途:
- 丙辰年:李宫庶请假回乡(“请沐”是请假的意思),去了罗浮山(以梅花闻名),写了很多咏梅的诗。
- 后来:李宫庶回朝做官(“簪毫螭陛”指在朝廷写文章),才华出众,连宫中的百花都不敢与他争艳。
- 壬戌年:李宫庶担任考官(“校士”),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探花使”指进士),甚至一天之内有五个人考中(“五太史”指五位翰林学士),可见他慧眼识珠。
第三部分:李宫庶的品格与离别(“君念梅花奉剪桐”到结尾)
诗人赞美李宫庶淡泊名利、心系梅花的品格:
- 他虽然身居高位,却像梅花一样高洁,不愿参与世俗纷争(“高谈未肯开稷下”指不轻易发表言论)。
- 如今皇帝召他回京(“五云诏”指皇帝的诏书),他不得不离开。离别时,诗人送上梅花酒(“梅花卮”),劝他不要因为梅子未熟而遗憾,因为他的才华终将得到重用(“调羹手”比喻治理国家的才能)。最后以皇帝的话作结,幽默地说:“既然你爱梅花,那就让你去管理它吧!”
诗歌的魅力:
1. 以梅喻人:梅花象征高洁、坚韧,诗人用梅花赞美李宫庶的品格和才华。
2. 情感真挚:通过回忆、赞美、祝福,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期望。
3. 语言生动:如“一朵两朵争春早”“百花不敢斗芳妍”等句,画面感强,富有诗意。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赞美诗,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雅情怀和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