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用柳屯田体为湖帆先生题仇实甫画长门赋图(一九三一年)
生小从娇惯。
记金屋稳贮,恩情深浅。
忍轻抛绣阁,静临荒院。
丹青巧肖啼妆面。
望省故、盈盈怜水盼。
游丝绾。
奈蝶妒蜂猜,惆怅芳华晚。
缱绻。
钿车隐隐,桂树訚訚,漏永宵残。
对此皎月清霜,绛蜡忆曾同剪。
双栖拟伴梁间燕。
环舞榭、轩窗都倚遍。
空恋恋。
溯从前、积集愆殃竟何限。
云雨散。
问怎得,陈私愿。
便相如能赋,赋成谁与君王见。
记金屋稳贮,恩情深浅。
忍轻抛绣阁,静临荒院。
丹青巧肖啼妆面。
望省故、盈盈怜水盼。
游丝绾。
奈蝶妒蜂猜,惆怅芳华晚。
缱绻。
钿车隐隐,桂树訚訚,漏永宵残。
对此皎月清霜,绛蜡忆曾同剪。
双栖拟伴梁间燕。
环舞榭、轩窗都倚遍。
空恋恋。
溯从前、积集愆殃竟何限。
云雨散。
问怎得,陈私愿。
便相如能赋,赋成谁与君王见。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古代宫廷女子失宠的哀怨为主题,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从受宠到被冷落的情感变化。
上阕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命运转折:开篇回忆少女时代备受宠爱("金屋稳贮"),突然转折到被抛弃后独守冷宫的现状("荒院")。画家笔下的愁容("啼妆面")和渴望君王回眸的眼神("盈盈怜水盼"),暗示着她仍在期待重新得宠。但"蝶妒蜂猜"的比喻,暗示后宫争宠的残酷现实。
下阕通过具体场景深化哀怨:深夜时分,听着远处车声("钿车隐隐"),看着月光霜色,回忆起曾经与君王共剪烛花的亲密时光("绛蜡同剪")。"双栖燕"的向往与"空恋恋"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结尾点出关键矛盾:即便有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子写下《长门赋》替她诉苦,君王也根本不会看到——道出了古代后宫女子无法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剧本质。
全词最动人的是那些生活细节:倚遍轩窗的等待、共剪烛花的回忆,这些具体画面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主人公的孤独与不甘。通过一个女子的遭遇,折射出封建时代女性依附于男性权力的生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