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① 其十九

璘斑古篆学红毛,符檄官书走驿骚。
盛代同文渐染久,熟番也解习拈毫(廖振富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少数民族("熟番")逐渐接受汉文化的过程,用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了文化融合的生动画面。

前两句"璘斑古篆学红毛,符檄官书走驿骚"说的是:当地人开始学习荷兰人("红毛")带来的西洋文字("古篆"指异国文字),官府的公文通过驿站快速传递。这里用"璘斑"形容文字的光彩,用"驿骚"表现公文往来的繁忙,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笔锋一转:"盛代同文渐染久,熟番也解习拈毫"——在文化交融的盛世里,连原住民也慢慢学会了执笔写字。"拈毫"这个动作特别传神,让我们仿佛看到他们小心翼翼拿毛笔的样子。

全诗最妙的是用"渐染"这个词,像颜料慢慢渗透一样,把文化影响的过程写得既自然又有趣。诗人没有说教,而是通过"学红毛文字"到"习拈毫"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不同文化如何和谐共存。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让历史变迁变得具体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