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宗伯韩慕庐蒙赐御书笃志经学匾额恭题于后

大雅荆榛谁埽辟,常洲韩子独穷经。
高才跌宕倾流辈,健笔清疏写性灵。
激赏自应承紫綍,宠颁曾见出青冥。
玉堂飞白同千古,室有荣光炳日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叫韩慕庐的学者,他因为精通经学(古代经典学问)而受到皇帝赏识,获赐御笔题写的匾额。

前两句说:如今高雅的学问像长满杂草的荒园,只有常州韩先生坚持钻研经典。用"荆榛"比喻学问荒废,突出韩先生的与众不同。

中间四句具体夸韩先生:他才华横溢让同辈佩服,文章清新自然流露真性情。皇帝特别欣赏他,亲自下诏书赏赐,这份荣耀就像从天上降下的恩典。这里"紫綍"指诏书,"青冥"指天空,都是形容皇恩浩荡。

最后两句升华:皇帝御笔题写的匾额("飞白"是一种书法风格)将流传千古,韩先生家里这份荣耀像日月星辰般永远闪耀。通过"玉堂"(翰林院)、"日星"等意象,把学术成就和皇家恩宠结合起来赞美。

全诗用对比(众人荒废学问vs韩先生专注经学)、比喻(恩宠如天降祥瑞)等手法,既表扬了学者的真才实学,又展现了皇恩的尊贵难得。最妙的是把学术追求和荣耀成就自然融合,让人感受到:真正的学问终将获得应有的尊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