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海棠盛开的绚丽画面,同时融入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全诗语言明快,情感真挚,读来如沐春风。
前四句是视觉的盛宴:红艳的海棠花与翠绿的叶子争奇斗艳,蜜蜂蝴蝶在暖风中翩翩起舞。雨后海棠像浸湿的宫锦般华丽,晴天时又比朝霞还要红艳夺目。诗人用"竞妖浓""烂""夺"等鲜活动词,让画面充满动态美,仿佛能亲眼看到海棠在阳光下闪耀的模样。
后四句转入情感抒发:诗人说蜀地(剑外)的海棠向来闻名,此刻与天涯游子共赏美景本该是乐事。但突然笔锋一转,想到故乡此刻可能尘土飞扬,看不到这样的美景,只能在画中想象。这种从欢快到惆怅的情绪转折非常自然,用"足尘土"与前面的绚烂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游子对家乡的牵挂。
全诗最妙处在于:明明写的是眼前绝美的海棠,结尾却引出"看不见的故乡",用可见的绚烂反衬不可见的乡愁。就像我们拍下美景发给家人时的心情,美景越动人,那份"要是能一起看该多好"的遗憾就越深刻。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比直接说"我想家"更有感染力。
张冕
张冕,南剑州(今福建南平)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为翰林学士(《海棠谱》卷中)。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