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道德标准逐渐衰落的感慨。
前两句"惟古制行,必中庸兮"是说古人做事都讲究中庸之道,行为得体适度。这里的"中庸"不是平庸,而是指恰到好处的处世态度。
后两句"降及末世,戾不通兮"则感叹到了后世,人们的行为变得乖张偏激,不再通达事理。"戾"就是乖戾、偏激的意思。
最后两句"首阳柱下,更拙工兮"用了典故:首阳山是伯夷叔齐隐居的地方,代表高尚品格;柱下是老子做官的职位,代表智慧。但诗人说现在连这样的典范都变得笨拙了,暗示道德水准的整体下滑。
整首诗通过古今对比,用很短的篇幅就勾勒出一个道德退步的社会图景。诗人没有直接批评具体现象,而是通过这种对比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失落感,很有感染力。语言看似简单,但包含的忧思却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