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潜山张节孝
骨肉本天属,不以忧患间。
张公至性人,高节光寓县。
献逆乱天常,残伤及枯干。
守死获父灵,竟以血同溅。
弱孙初髫龄,詈贼气冲汉。
兰玉甘摧折,行路尽悲怨。
有仆枕尸股,泣诉肠欲断。
精诚格豚鱼,渠凶为感叹。
三世归楄柎,匡勷成馈奠。
人生岂无死,天网明如电。
至今潜山族,华簪享余善。
张公至性人,高节光寓县。
献逆乱天常,残伤及枯干。
守死获父灵,竟以血同溅。
弱孙初髫龄,詈贼气冲汉。
兰玉甘摧折,行路尽悲怨。
有仆枕尸股,泣诉肠欲断。
精诚格豚鱼,渠凶为感叹。
三世归楄柎,匡勷成馈奠。
人生岂无死,天网明如电。
至今潜山族,华簪享余善。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感人的忠孝故事,歌颂了张节孝一家宁死不屈的骨气。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四句点明主旨:骨肉亲情是天生的,不会因苦难改变。张公就是这样重情义的人,他的高尚节操照亮了整个县城。
2. 中间详细叙述了悲壮事迹:张献忠叛乱时,张公为保护父亲灵柩而死,年幼的孙子也痛骂贼人而死。连家里的仆人都趴在主人尸体上痛哭,这份忠诚连凶残的敌人都被感动了。
3. 最后六句是作者的感慨:虽然一家三代都遇难,但他们的忠孝精神永存。老天有眼,善恶终有报应。直到今天,张家的后代仍然受到人们的尊敬。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 用具体事例展现"忠孝"不是空话,而是用生命捍卫的信念 - 连小孩和仆人都如此刚烈,更凸显这一家人的气节 - 虽然结局悲惨,但传递了正义必胜的信念
诗人通过这个真实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气节能感天动地,这种精神力量比生命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