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十二月十四日自衡入永

远山低、半留残雪,望中清景殊绝。
寒云渐逐西风散,村落午烟摇曳。
行路客。
被簿领沈迷,又度隆寒月。
岁尽阳回,何日是春来,早梅花萼,看透几分白。
忆江左,多少关河分隔。
异乡空望明月。
衡阳飞雁都回矣,欲寄音书那得。
情如结。
更断酒抛诗,幽恨凭谁说。
霜髯雪鬓,不奈老年华,禾畦麦垄,觅取旧生业。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寒冬腊月里,一位旅居他乡的游子对家乡和春天的思念。

上片写景很生动:远处低矮的山上还留着残雪,景色清冷独特。寒冷的云被西风吹散,村落里午饭时分的炊烟轻轻飘动。赶路的诗人感叹自己总是被琐事缠身,又在严寒中度过了一个月。他盼着冬天快点过去,甚至仔细观察早梅的花苞,数着它绽开了几分白色——这种细节特别打动人,就像我们等春天时盯着第一朵花看的心情。

下片转为抒情:诗人想起江南故乡,却被山河阻隔,只能对着月亮想家。连大雁都飞回衡阳了(古人认为大雁南飞最远到衡阳),自己却没法托它们捎信回家。这种思念像打了结一样解不开,戒酒停诗也排解不了。最后四句最心酸:白发苍苍的诗人觉得自己老了,只想回到家乡的麦田菜地,重新过平凡的农耕生活。

全词妙在把常见的思乡主题写得细腻真实。特别是"看透几分白"这种生活化描写,和最后不要功名只想种地的朴实愿望,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一个老人的乡愁和疲惫。寒冷的景物与炽热的思乡情形成强烈对比,更突出了漂泊在外的孤寂。

0